簡介
路業,由于在中年染上重病,在1927年退休,長期住在加州休養。就在他休養的康復時期,他發展出自已的股價波浪理論,很顯然,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受到道氏理論的影響,而有許多的共同點,道氏理論主要對股市的發展趨勢給予了較完美的定性解釋,而艾略物則在定量分析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艾略特的大量股市理論論文主要是在1939年發表的,在1946距艾略特去世前兩年,艾略特明確地寫下了波浪理論專著“Natre's lsw-The Secnt of the universe”。 這一書名聽來有些夸大。這是因為艾略特自認為他的股市理論是屬于大自然法則的一部分,這一法則支配人類所有的活動,我們暫且不去考究這一定言,而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對股市規律的研究。
一、斐波南希數列為波浪理論的結構基礎
3、若取相鄰隔位兩個神奇數字相除,則通過高位與低位兩數字的交換,可分別得到接近于038.2及2.618的比率。
4、將0.382與0.618兩個重要的神奇數字比率相乘則可得另一重要的神奇數字比率:0.382×0.618=0.236 上述幾個由神奇數字演變出來的重要比率:0.236,0.382,2.618以及0.5(其中0.236和0.618是著名的黃金分割比率)是波浪理論中預測未來的高點或低點的重要工具。
四、神奇數字與股價波浪
在波浪理論的范疇內,多頭市況(牛市)階段可以由一個上升浪代表,亦可以劃分為五個小浪,或者進一步劃分為二十一個次級浪甚至還可以繼續細分出長至八十九個細浪,對于空頭市況(熊市)階段,則可以由一個大的下跌浪代表,同樣對一個大的下跌浪可以劃分為三個次級波段;蛘呖梢赃M一步地再劃分出十三個低一級的波浪甚至較后可看到五十五個細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不難理解地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完整的升跌循環,可以劃分為二、八、三十四或一百四十四個波浪。在此不難發現,上面出現的數目字,包括1、2、3、5、8、13、21、34、55、89及144,全部都屬于神奇數字系列。
浪與浪之間的比率關系,亦經常受到斐波南希神奇數字組合比率的影響,下面我們介紹神奇比率與度量浪與浪之間的比例關系的具體運用:
1、對于推動浪來說,如果推動浪中的一個子浪成為延伸浪的話,則其他兩個推動浪不管其運行的幅度還是運行的時間,都將會趨向于一致。也就是說,當推動浪中的第三浪在走勢中成為延伸浪時,則其他兩個推動浪,*浪與第五浪的升幅和運行時間將會大致趨于相同。假如并非完全相等。則極有可能以0.618的關系相互維系。
2、第五浪最終目標,可以根據*浪浪底至第二浪浪頂距離來進行預估,他們之間的關系,通常亦包含有神奇數字組合比率的關系。
3、對于A-B-C三波段調整浪來說,C浪的最終目標值可能根據A浪的幅度來預估。C浪的長度,在實際走勢中,會經常是A浪的1.618倍。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下列公式預測C浪的下跌目標:A浪浪底減A浪乘0.618;
4、對于對稱三角形的整理形態的波浪走勢來看,在對稱三角形內,每個浪的升跌幅度與其他浪的比率,通常以0.618的神奇比例互相維系。
所以,波浪理論與神奇數字,關系親密。為使讀者能較好地運用神奇數字對波浪的定量分析,下面列出與神奇數字比率及其派生出來的數字比率的特性:
(一)0.382:第四浪常見的回吐比率及部分第二浪的回吐百分比,B浪的回吐過程(ABC浪以之字形運行);
(二)0.618:大部分第二浪的調整深度。對于ABC浪以之字形出現時,B浪的調整比率。第五浪的預期目標與0.618有關。三角形內的浪浪之音質比例由0.618來維系;
(三)0.5:0.5是0.382與0.618之間的中間數,作為神奇數比率的補充。對于ABC之字型調整浪,B浪的調整幅度經常會由0.5所維系。
(四)0.236:是由0.382與0.618兩神奇數字比率相乘派生出來的比率值。有時會作為第三浪或第四浪的回吐比率,但一般較為少見,常常是在事后才如夢初醒,調整過程已經結束;
(五)1.236與1.382:對于ABC不規則的調整形態,我們可以利用B浪與A浪的關系,借助1.236與1.382兩神奇比例數字來預估B浪的可能目標值;
(六)1.618:由于第三浪在三個推動浪中多數為最長一浪,以及大多數C 浪極具破壞力。所以,我們可以利用1.618來維系*浪與第三浪的比例關系和C 浪與A浪的比例關系; 對于斐波南希神奇系列數字,讀者已經了解到在波浪理論中,尤其在對波浪理論的定量分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0.382與0.618為常用的兩個神奇數字比率。其使用頻率較其它的比率要高得多。
在使用上述神奇數字比率時,投資者和分析者若與波浪形態配合,再加上動力系統指標的協助,能較好地預估股價見頂見底的訊號。
另一方面,如果回吐幅度超過45%,則可以斷言0.382的支撐或阻力作用已失去。
同樣,當調整幅度超過70%時,亦表明0.618防線宣告失守。根據上述原則,投資者在具體操作時可以利用它來設置停損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2、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后,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下一個八波浪循環。
4、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基本型態永恒不變。
總之,波浪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八浪循環"。
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一般說來,八個浪各有不同的表現和特性:
1、波浪理論家對現象的看法并不統一。每一個波浪理論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時都會受一個問題的困擾,就是一個浪是否已經完成而開始了另外一個浪呢?有時甲看是*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村e的后果卻可能十分嚴重。一套不能確定的理論用在風險奇高的股票市場,運作錯誤足以使人損失慘重。
2、甚至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浪,也無明確定義,在股票市場的升跌次數絕大多數不按五升三跌這個機械模式出現。但波浪理論家卻曲解說有些升跌不應該計算入浪里面。數浪(WaveCount)完全是隨意主觀。
3、波浪理論有所謂伸展浪(ExtensionWaves),有時五個浪可以伸展成九個浪。但在什么時候或者在什么準則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卻沒有明言,使數浪這回事變成各自啟發,自己去想。
4、波浪理論的浪中有浪,可以無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時可以無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個巨型浪,一百幾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無影無蹤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勢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勢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這樣的理論有什么作用?能否推測浪頂浪底的運行時間甚屬可疑,等于純粹猜測。
5、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一套主觀分析工具,毫無客觀準則。市場運行卻是受情緒影響而并非機械運行。波浪理論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股市會十分危險,出錯機會大于一切。
6、波浪理論不能運用于個股的選擇上。
其實在艾略特波浪理論產生之前,就已有人在研究觀察美國工業指數變動時發現,股價指數的升落與漲跌,盡管在某一時點上是隨機不定的,但就股價指數的一段時期的波動來看,它的漲跌起落的市場趨向猶如海洋的潮汐波動,是有規律可循的。這種認為股價指數的漲跌波動就象海潮起落的觀點,就是道氏理論的主要精髓。
道瓊理論的創始人是美國的查爾斯·道(Charles Dow)。此理論的重要印證工具是美國的運輸平均指數和工業平均指數,由于上述兩個工具是在同一市場上運行的,所以兩者其中之一的走勢變化必定和另一個走勢變化相互輝映,彼此印證。道瓊理論中的最重要原則和觀點如下:
1、價的漲跌導致大盤平均指數的上下落差,而指數上下波動的現象必定反映出對大盤供需的影響因素。除了一些人類暫時無法控制的且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氣象天氣等無法由指數走勢上看出來外,指數的波動是反映出市場中供需波動的結果。
2、道瓊理論把市場的趨勢分為三類:主要趨勢(主波級)、次等級以及微波級。查爾斯·道將市場的這種劃分情況比喻為海流運動中的潮流(主波級)、海浪(次等波級)和浪花(微波級)。在這三種波動級別中,以主波級的趨勢最應為投資人所需關心和追蹤的,通常作為股價的主波級在其運行發展過程中,其時間跨度會長達幾個月,在國外較為規范的市場中,主波級行進時間會長達一年甚至數年,次等波級的走勢趨勢在時間上一般為數周或數個月,而微波浪花則以天作為時間單位來進行的。
3、主波級(主要趨勢)的發展階段,查爾斯·道在道瓊斯理論中把它劃分為三段層次: *階段為打底過程。此時以股價的發展形態看,往往是成交量極度萎縮,市場極不熱絡,股價處于一種圓弧狀的谷底,利空漸漸出盡的情況,較有遠見的投資者正悄悄地尋覓時間逐級介入。 第二階段為底部完成向上。這一階段一般屬于技術派人士開始漸漸介入,市場經濟情況開始改善,股價開始上升。 第三階段為行情成長爆發。第三階段主要體現在大眾投資者開始積極參與,大量利多消息開始在市場中和新聞媒體間傳播。市場的投機氣氛開始愈來愈濃厚。
4、量價須互相配合。道氏認為在股價走勢圖中,成交量應為研判股價走勢訊號的重要配合工具。量須放大作為股價上升的動力與多頭市場的現象。如市道是處在空頭市道下,當股價下跌時,量會擴大,而對于一個反彈上升,反而量會縮小,呈現典型的價量背離現象。
股價在運行途中,市場的各種情況在沒有出現任何反轉跡象前,股價運行的原有趨勢仍會維持著有效的運動。投資者和分析者可借一些技術分析工具來對股價的小波段進行研判,作些即時短線買賣。如支撐線與阻力線、股價走勢的形態分析、股價趨勢線與股價平均成本線的分析等。通過這些技術上的綜合統計分析,來觀察市勢是否有反轉訊號的出現,從而抓住順勢而為的先機,或及時入場或準時退出。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在其基本觀察和判斷股價的波動機理和原則有著非常相似的論點,波浪理論和道瓊理論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股價走勢在一個攻擊推動浪中,走勢應該在發展的過程較為堅挺穩健,且其指數形態亦能夠以良好的面貌配合走勢發展。但是當市場處于整理修正類的股價波動時,兩者則會發生分歧而無法相互印證,尤其是道瓊理論,它驗證走勢趨向的工具主要是工業指數和運輸指數,因為查爾斯·道認為運用兩個指數確定一個主要趨勢后,會相互印證,而當兩個指數產生不同而背離情況時,道瓊理論和波浪理論相互就會出現無法印證的情況。
應該說,艾略特波浪理論中的大部分觀點與道瓊理論是相互吻合的,只是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在定量方面對股價走勢的描述要強于道瓊理論,波浪理論只需要用一個大盤的指數就能對市場全貌走勢作出詮釋,并且,艾略特的波浪理論認為市場經常會依照一個基本的節奏來行進發展的。所以很自然瓊理論常常無法完全用足夠的理由來有效地對艾略特的波浪理論的波動原理進行說明,然而,不管是艾略特的波浪理論,還是查爾斯·道的道瓊理論,兩者的理論根基都是來用于實證觀察。因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道瓊理論中所發生的無法印證的走勢現象,有助于波浪理論者檢定趨勢是否會有反轉的意味。因而這二種理論對于市場走勢研判可以說具有一種互補的功用,同時亦不能否認道瓊理論多年來的實證,畢竟波浪理論是從道瓊理論中繁衍出來的。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除了提供圖表上波浪形態的實證外,同時也幫助技術分析者了解何種走勢具有特定實質上的意義。例如,在波浪理論中,三角形結構為一種多重趨勢線出現,而斜三角形和技術形態上的楔形模式具有同樣的意義。
技術分析中的著名形態“頭肩頂”,則可看為波浪理論中的標準頂點。而不規則的修正浪的頂點,則往往也會演變成“頭肩頂”的形態。
旗型和三角型為波浪理論中級數極小的鋸齒型和三角型。雙重頂和雙重底則分別為波浪理論中的平臺型和失敗型態等波浪,至于趨勢線和趨勢軌道的預測方法,兩上理論立足點是相同的。 支撐和阻力線的意義,由波浪理論而言,當股市波浪正常進行時,或者空頭市場的盡頭易于掌握時,則這條線便可明顯地得以判斷。例如,*段的高點是第四段回檔的支撐點,技術性的圖表對于個股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然而在整體方面則是有瑕疵的,而波浪理論則可以加以彌補,技術分析中所指的一些指標對于市場所處狀況的研判頗有幫助,同時亦有助于分析當時的市場心理。
由于隨著各階段波浪走勢發展的時間不同,在剖析界定波浪所處階段時則不能太依賴這些技術性指標,而忽略波浪理論中所指的一些互換實體。
在證券資本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包括法人機構、基金管理者)以及一些投資咨詢顧問和市場分析者,對于股價未來趨勢的預測常常喜歡借助于一些諸如利率、匯率、通脹率等的經濟指標。然而注意市場趨勢的艾略特認為,如果簡單地能以經濟指標而忽略市場的主要趨勢來作投資決策和行動依據時,則注定會血本無歸。 應該說,根據以往的市場表現,市場本身即是經濟趨向的先鋒觀察,盡管在某一個時期,一些經濟方面的因素在某個方面會影響到股價的波動,然而,這層關系并不是永恒不變的。有時候,市場跌勢會發生在經濟蕭條回落前,也有的時候,則會相反,市場跌勢會滯后于經濟的回落。另一種情況是,通貨膨脹或者經濟緊縮的發生,在某段時期會造成一輪多頭行情,而在某段時間卻會影響市場造成一波空頭行情。 對于股價走勢波動的影響,縱然會受到一些額外的支出,信用擴張、赤字與通貨緊縮等的影響,艾略特的波浪原理依然會反映在整個股價波動的走勢上,影響投資者理財的因素更會涉及到銀行、商人或政府在處理財務上的決策。由此而言,在所有的活動中,主動因素是互相牽連的,而波浪理論亦正好顯現出大眾的一般心理。
在實際市勢評論中,盡管有許多金融行業的評論記者經常試圖用當時即期性的新聞來評判和解釋市場的動向,然而艾略特指出這實際上并沒有實質性的關聯。在大多數正常的情況下,市場總是充滿著過多的利多和利空消息,而這些新聞均是為了給市場最近的走勢局面作一番合理性的解釋。在《自然法制》(Nature's Law)一書中,艾略特對新聞的價值如下的評論: 新聞是對一種已進行一段時間的力量的一種遲緩認知,充其量只能對未知趨勢作個令人警駭的結論。對于各個新聞的實用性而言,均早已為市場老手作為炒作或投機的題材。艾略特認為沒有單獨一個或連串的新聞可以用來構成任何一個趨勢。由于市場與趨勢隨各個階段的情況不同而不同,同樣的新聞內容所造成的影響也各異。
不管是在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艾略特認為市場均依一定的步伐向前邁進,而市場對于新聞的反映,在市場的即時階段亦會表現出適當的程度。有些時候,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態發生,如地震、風暴等各種自然災害。只有這類自然事件(無論程度大。,市場作出一定反映后,很快就會消失其影響力,這些事件從根本上并不能改變既有的市場趨勢。艾略特認為,將新聞看作是股市的原動力是很不合理的。造成股市運動的內在動力不是新聞或消息的本身,而是市場所處的運動階段,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波動的等級。同樣的,新聞或消息對股市的繁榮、或蕭條時期的影響,其層面亦各自不同,當市場行進的方向和一般所預期的方向不同時,靠新聞或消息來操作股票買賣的人,無異是靠運氣來測試他的成功。
投資者常常會發現這種情況,在某一段時期中,當市場走向為新聞所影響時,后市的發展卻會與新聞消息背道而馳,一些利多與利空的出現,市場走勢并不會如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結局。例如,在多頭行情剛剛起步的*波,各種消息或者媒體新聞均會一如既往地以一種悲觀謹慎的筆調出現。而此時市場卻已露出多頭走勢的征兆。為此,市場趨向會按其既成的步調發展。這就是典型的所謂“利空消息出盡,大勢反轉”;而接著產生的第三波與第五波的瘋狂揚升,只是利多的持續出現而漸漸在市場中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這種利多消息僅可看作在原有的趨勢中錦上添花而已。
當市場在走向第五波的多頭末升段時,由于利多消息的出盡,此刻已能感覺到趨勢已有反轉的味道。盡管市場上仍還在散布各種樂觀的看法,戀多情緒不散,但是市場終將會以第五波的走勢而掉頭向下。
總而言之,艾略特認為股市活動能提前反映社會經濟的變遷,市場的固有表現,基本上是來制造新聞和消息的,而并不是由新聞來創造股市榮辱。
買賣股票進行投資實際上是門通過持股與分配而達到追求利潤的投資理財學問。一般來說,在買賣股票時,選擇時機介入市場要比選擇個股來得更為重要。在開始考慮何種股票具有潛力時,通常卻顯得比較容易,惟有在什么時間下買單則常常困擾人。無論是身為投資者或投機者,如果想成為贏家,他必須洞察市場的主要趨勢,且順勢而為,選擇股性和市場方向一致的股票,而非逆勢去操作。完全依據基本面來買賣股票并不是一項完全正確的抉擇。這在滬深兩地市場屢見不鮮。
有些時候,市場的股價趨勢會依據波浪理論的原理模型展開,而個股走勢則并不是順勢行走。雖然有時候因波浪理論亦可以較好的分析個股股價走勢,但用波浪理論來對眾多的每一個個股去進行分析則顯得有點過于瑣碎。簡而言之,波浪理論主要的功用就是用來對后市大勢進行研判。對于個股的判斷,一些技術分析中的劃線原理和技術指標較為有用,因此,投資者不應過于勉強地運用波浪理論中的波浪階段定位的原則,來處理和分析個股的走勢。
艾略特認為在市場中個人的行動一切從大眾心理為出發點,波浪理論對于個股的表現,看看某類股票的表現,亦可反映出這種特點。在較大程度的波動現象中,個股之間的差異則顯得不太重要?傮w而言,波浪理論顯現出的是投資大眾總合的現象,而非詮釋個別投資者的心理。雖然在某一個時期,個別上市公司會逆境向前發展,但是,總體經濟的行進與發展可以由波浪理論的原理來證實,而個別經濟體有著它自己的體質,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個別股,如同個人所表現出的是總體的一部分。
一滴水有自己的顏色和成份,但當它匯入大海而成為海洋的一部分時,也會跟隨著海洋潮流前進。因此,就交易所的個別股票而言,就宛如海洋中的水滴,跟隨趨勢發展。
根據觀察,在多頭市場中75%以上的個股會呈多頭趨向,而在空頭市場中,則有90%以上的個股會隨勢而下。艾略特認為,關于波浪理論的適用性,應避免用來分析個股,除非大勢極為明朗,以及易于控制個股時。
*,波浪理論只是根據大海的波浪起伏形象描述股市的升跌起落,只是為我們炒股提供一個參考工具而已。但這并不是說股市就固定不變地、機械地按波浪理論事先框定的浪型、浪頂、浪底、時間、斜率等按部就班地運作。實際運作中,股市會有其他“非典型”變化。因此,實際運用中*不能教條。
第二,波浪理論的基本框架就是由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構成。但是具體在每一個浪型中,可能存在子浪、孫浪、重孫浪……如:第三浪中,可能也由上升子五浪和下跌子三浪構成。而上升子五浪和下跌子三浪中,又由孫五浪、孫三浪構成。而上升孫五浪、下跌孫三浪又由上升重孫五浪和下跌重孫三浪構成……但我認為,這種過分細劃波浪的做法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一大堆子浪、孫浪、重孫浪……反而把人搞得滿頭霧水,不知所措。我想,就連細劃波浪的人也不一定搞得明白。當然,如果您可以*計算這些子浪、孫浪、重孫浪……的運行方向、態勢、時間,那自然錦上添花。但作為一般股民,我認為只要大體能判斷出大波浪的運行方向、態勢、時間就可以了。
第三,波浪理論沒有固定的劃分起點的規定。但是股市波浪起點從哪計算這是一個實際問題。因為起點不同,浪型的劃分會有很大的差異。我認為,從大的方面看,*股市的大波浪起點應該從建立之年1990年算起,大體以10年左右為一個波浪周期。從中的方面看,*股市的中波浪起點應該大體以一年為一個周期,從每年年初算起到本年底結束。至于小的方面的小波浪,我認為沒有必要計算。
以滬指1990年開始為例,觀察股市波浪態勢。
*浪——啟動浪:1990年12月到1993年2月。1990年12月19日,上海成立了證券交易所。由于當時股市還處于試點階段,所以只有8個股票上市交易,后來3年陸續增加了一些。但總體上處于試點階段,所以叫試點浪也行。那時除少數人外,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股票是什么。所以股市處于初步啟動態勢,滬指只有100點左右。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正式肯定股市后,1993年2月16日,滬指*點達到1558.95點。這是滬市的*浪——啟動浪。
第二浪——調整浪:經過*浪——啟動浪之后,滬指從1994年到1995年處于第二浪——調整浪之中。調整的態勢是滬指由1558點跌到1994年7月29日的*點325點。中間雖然有子浪的反彈,但是滬指調整的幅度大體在61.8%,即在500點到700點之間浮動。
第三浪——發展浪:1996年到1999年,滬市開始進入第三浪——發展浪通道。此間許多人開始進入股票市場,各種資金也在紛紛入市。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1996年12月16日發文章警告股市過渡投機。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發文章贊揚股市恢復性增長。 《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前后兩篇文章的基調大相徑庭,從而引發了發展浪的展開。滬指在1999年6月17日,滬指*次突破了前9年的強大頂部1500點。6月30日,創造了滬指*新紀錄1756點。此發展浪可謂是波瀾壯闊。請注意:此時不能機械理解第三浪型長度為*浪的1.618倍。否則就會被短暫套牢?梢婌`活運用波浪理論是多么重要。
第四浪——再次調整浪:經過波瀾壯闊的發展浪后,滬市再次進入新的調整浪態勢。其標志是滬指從1756點跌到1999年12月27日的*點1341點。中間的小幅反彈無濟于事。此時注意:按第四浪理論理解,第四浪的浪底一般不會跌穿*浪的浪頂,下跌的幅度為第三浪的38.2%或61.8%?墒窃趯嵺`中,第四浪的浪底1341點跌穿了*浪的浪頂1558點。但調整的幅度沒有達到38.2%或61.8%。如果機械理解第四浪理論,就會踏空股市。再次可見,靈活運用波浪理論是多么重要。
第五浪——沖高浪:2000年到2001年上半年。經過第四浪調整,滬指開始新的沖擊,主力決心將第五浪——沖高浪做到極端。2000年開始,主力就啟動行情。2月15日,*股市首只100元股票出現,億安科技股價沖上100元。2月17日,清華紫光股價也沖上100元。2月17日,滬指突破1756點,*達到1770點。之后,滬指就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屢創新高,直到2001年6月14日,創新高2245點后,才結束了第五浪——沖高浪的大戲。此時注意:按第五浪理論,其此浪持續時間應比第三浪短。但是股市的實踐證明,第五浪整整運行了一年半。如果您過早出局,您就會踏空。再一次可見,靈活運用波浪理論是多么重要。
A浪(下跌出貨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當滬指持續走牛長達一年半并創新高2245點后,下跌是必然的。由此A浪的特征開始出現。2001年7月16日,股市在一系列利空的發力下開始正式下跌。被眾多股評家看好的鐵底2000點,1900點,1800點,1700點,1600點相繼跌穿,主力出貨的意志堅決,不給散民任何機會。
B浪(反彈出貨浪):2001年10月22日,滬指*點到1514點。1500點大關岌岌可危。10月23日,管理層宣布國有股減持暫停。股市聞訊暴漲2天,10月24日,滬指*點到1744點。之后反彈夭折。11月8日,滬指*到1550點,1500點再次受到威脅。11月16日,印花稅降低,股市聞訊反彈到12月5日,滬指*到1776點后就掉頭向下。2002年1月14日,滬指1500點終于跌穿,*到1484點。1月29日,滬指*點到1339點。此時又開始小步反彈。到3月21日,滬指反彈到*點1693點。之后再次下跌到6月6日的*點1455點。6月24日,管理層決定徹底停止國有股減持,股市為此暴漲僅3天。6月25日,滬指*點到1748點后就又開始下跌。B浪畢竟是反彈浪,所以每一次反彈,主力都借此出貨,使反彈夭折并層層套住追反彈高點的股民。由此可見,B浪操作中的原則就是果斷在每一次反彈中出貨。這也是反彈出貨浪的基本含義。
C浪(出貨探底浪):B浪之后,就是漫漫長途的C浪(出貨探底浪)。6?24行情后,股指開始下跌,基本是以陰跌的方式進行。到2003年1月6日,滬指*點跌到1311點。雖然在C浪中有反彈,但是C浪的探底過程不會馬上結束。2003至2005年,C浪基本結束。從2006年開始主力卷土重來,在21世紀的頭十年里,爭取再掀起新的一輪上升五浪。見滬指5浪運行圖。
飛豹FBC-1攻擊機.廣東雅那集團有限公司.京族.《江淮》.李寧公司
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2%A8%C0%CB%C0%ED%C2%DB&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