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于1956年的雙鴨山市位于我國東北部。是黑龍江省東部城市發育帶核心層城市、黑龍江省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建國后因礦設市,現為國家第三批資源轉型試點城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前建設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國內知名、世界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化邊疆城市。
雙鴨山是全國十個特大煤礦之一,煤炭儲量位居黑龍江省*位。城市煤炭、冶金、化工、機械等重工業發達、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這里經濟實力雄厚、高樓林立、商業繁榮、工業發達、教育醫療先進,是黑龍江省*一個兼有大煤田、大糧倉、大森林、大濕地、大農場的城市。
據《2011年雙鴨山社會經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1年雙鴨山市人均GDP已達33245元,折合5152美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繼續雄居黑龍江省13地市第四位。雄厚的經濟基礎為城市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000年文明史孕育了城市特有的底蘊和魅力,作為滿族的發源地之一,雙鴨山市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城市、*金融生態城市、*十大*創新力城市等殊榮[1] 。
考古發現,雙鴨山地區7000年已經有文明跡象。在該市發現的“炮臺山遺址群”被鑒定是滿族先祖挹婁人所建。鳳林古城、炮臺山遺址被認定為黑龍江歷史上最早的挹婁人的都城。
清代宣統二年(1910年)間,雙鴨山地域仍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當時,被人稱為“山里”。
1914年當地農民在嶺東、嶺西等從事副業生產時發現了露頭煤,以后逐漸成為人口聚集地。
1930年前,民國批核礦商開采時多稱“七星砬子煤礦”、“馬蹄河煤礦”、“安邦河流域”。
1931年東北淪陷,雙鴨山市成為日本人的淘金場所,偽滿時期多稱“富錦炭田”。
從1931到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雙鴨山市大肆搶奪金礦,開采煤田,從此逐漸成為人口聚集地。
1943年成立“富錦炭田事務所”,后改稱“富錦礦業所”,此間也有以上述機構名稱泛指雙鴨山產煤區域的。
1947年7月1日,雙鴨山礦務局正式成立。
1954年成立礦區政府。雙鴨山礦務局被劃為中直企業。析集賢縣雙鴨山地區建雙鴨山礦區,由黑龍江直轄。
1956年,經過國務院批準,雙鴨山市正式成立。
1958年劃歸合江專區。
1966年升為地級市。
1987年集賢縣劃入。國務院1991年2月2日批準將佳木斯市的寶清縣、友誼縣劃歸雙鴨山市。
國務院1994年7月5日批準將佳木斯市的饒河縣劃歸雙鴨山市管轄。
1999年,因為城市建設遠遠落后于經濟發展,市區開始大規模城市擴建,先后興建新興廣場、日月廣場、文化廣場、人民廣場、步行街、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筑。
2006年是雙鴨山市建市50周年。
雙鴨山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完達山脈北部的安邦河畔, 地理位置在東經130°54′至131°46′與北緯46°20′至46°46′之間,由東南至東部與寶清接壤,東北部、北部至西部與友誼縣及集賢縣相連,西南至南部與樺南縣毗鄰。全境總面積1767平方公里,其中:有1192平方公里的面積為莽莽林海所覆蓋,占67.45%;水域面積4平方公里,占0.23%;可耕地面積291平方公里,占16.4;建設用地面積66平方公里,占3.74%;其它土地面積214平方公里,占12.11%。
雙鴨山市平均海拔35.3米,市區平均海拔87.4米,市區主要位于完達山脈余脈,為丘陵半丘陵地形。有1192平方公里的面積為莽莽林海所覆蓋,占67.45%;水域面積4平方公里,占0.23%;可耕地面積291平方公里,占16.47%;建設用地面積66平方公里,占3.74%;其它土地面積214平方公里,占12.11%。
雙鴨山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長、寒冷而干燥,夏季短、溫熱而多雨。歷年年平均氣溫為3.4℃,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為-18℃,較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有22℃。歷年平均降水量在540毫米左右,集中在夏季。平均日照在2500小時左右。
**魅力的區域中心城市
*衛生城市
*文明城市
*十佳*創新力城市
*十佳投資創業城市
2010年*避暑旅游城市50強
*原生態濕地面積*城市
*森林城市
*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黑龍江省東部城市發育帶核心層城市
*滿族發源地黑龍江省雙擁模范城市黑龍江省考古文物*大城市黑龍江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7000年歷史)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雙鴨山市常住人口為1462626人。其中,男性為 741730人,占50.71%;女性為720896人,占49.29%。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89。0-14歲的人口為174077人,占11.90%;15-64歲的人口為1154832人,占78.96%;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3717人,占9.14%。
在全市總人口中,漢族人口占98.67%,其余的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錫伯族、赫哲族、壯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畬族、西納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15個少數民族的人口共占全市總人口的1.33%,其中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朝鮮族和蒙古族。
截至2011年,雙鴨山市現轄尖山區、嶺東區、四方臺區、寶山區四個市轄區,集賢縣、寶清縣、友誼縣、饒河縣四個轄縣,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全市57個鄉鎮、12個國營農場、40個國營林場。雙鴨山市人民政府新興大街七馬路,區劃屬尖山區。
尖山區 | 118平方千米 | 35萬 | 二馬路街道、八馬路街道、中心站街道、富安街道、窯地街道、長安街道、鐵西街道、安邦鄉 |
嶺東區 | 908平方千米 | 10萬 | 中山街道、北山街道、南山街道、東山街道、西山街道、中心街道、長勝鄉[2] |
四方臺區 | 169平方千米 | 7萬 | 振興中路街道、振興東路街道、集賢街道、東榮街道、太保鎮 |
寶山區 | 572平方千米 | 13萬 | 紅旗街道、躍進街道、七星街道、雙陽街道、東保衛街道、 新安街道、發電廠街道 |
集賢縣 | 2860平方千米 | 31萬 | 福利鎮、集賢鎮、升昌鎮、豐樂鎮、太平鎮、腰屯鄉、興安鄉、永安鄉 |
友誼縣 | 1800平方千米 | 13萬 | 友誼鎮、興隆鎮、鳳崗鎮、龍山鎮、七星鎮、興盛鄉、東建鄉、慶豐鄉、友鄰鄉、新鎮鄉、建設鄉、成富朝鮮族滿族鄉 |
寶清縣 | 13443平方千米 | 42萬 | 寶清鎮、七星泡鎮、青原鎮、夾信子鎮、龍頭鎮、小城子鎮、朝陽鄉、萬金山鄉、尖山子鄉、七星河鄉 |
饒河縣 | 6613平方千米 | 14萬 | 饒河鎮、小佳河鎮、西豐鎮、五林洞鎮、西林子鄉、四排赫哲族鄉、大佳河鄉、山里鄉、大通河鄉 |
注:此表截止2014年。
市委書記 | 孫喆 |
市委副書記、市長 | 李玉剛 |
副市長 | 李明春、王志山、唐麗華、孫波、于長海、于志善 |
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 | 汪世君 |
注:此表截止2015年底。
雙鴨山市是黑龍江省*大煤田,*十個特大煤田之一。煤炭儲量占據黑龍江省總儲量的54%。煤炭總儲量約117億噸,按照綠色可持續發展計劃,雙鴨山每年僅開采5000萬噸左右,可持續效應位居黑龍江省*位。煤炭商品率達到80%,煤炭遠銷至*南方、俄羅斯;雙鴨山市是環渤海城市群除山西外第二大煤炭供應基地,也是鞍山鋼鐵集團*煤炭供應商。
雙鴨山的礦產資源還有全省*大型磁鐵礦,儲量1.2億噸,建龍集團投資建設的200萬噸鋼鐵項目年內將投產。其它礦產資源如黃金、石墨、白鎢、大理石、石灰石等儲量也比較豐富。
雙鴨山的邊境線長128公里,所屬的國家一類客貨口岸——饒河口岸與俄羅斯的比金市隔烏蘇里江相望,年通關人數可達50萬人次,過貨能力100萬噸。
近年來,雙鴨山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加大各項投入,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同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外來投資客商發展的優惠政策和辦法,國內比較著名的山東魯能、北京建龍、天津環渤海、吉林亞泰、香港力麗、北大荒、完達山等大企業、大集團紛紛落戶雙鴨山,已成為雙鴨山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其它資源有全省*大型磁鐵礦以及黃金、石墨、白鎢、大理石、石灰石等;以松、樺、楊等天然林為主的森林面積8632平方公里,活立木儲量1150萬立方米。草原植被以大小葉樟、五花草等為主,為牧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牧場。45萬畝七星河葦塘,是黑龍江省三大蘆葦基地。山參、刺五加、山葡萄、彌猴桃等野生植物和中草藥十分豐富。蕨菜、薇菜、黑木耳等山野菜大量出口;1200萬畝肥沃良田,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糧和經濟作物基地,2003年糧食作物產量279.3萬噸。596公里的撓力河流域形成了七星河、長林島、雁窩島等17萬公頃的廣袤濕地,面積占三江平原濕地總面積的40%,是三江平原保存最完整、*代表性和原始性的濕地,有以風景秀麗的烏蘇里江、聞名中外的珍寶島為代表的界江旅游區,極具開發價值。雙鴨山的國家一類客貨口岸――饒河口岸,年過鏡人數可達50萬人次,過貨能力100萬噸.
雙鴨山以天然林為主的森林面積863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38.4%,主要樹種有松、柞、楊等,現活立木儲量1150萬立方米;在596公里的撓力河流域形成的七星河、長林島、雁窩島等17萬公頃濕地,是三江平原保存為最完整、*代表性和原始性的濕地,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2011年雙鴨山市地區國民生產總值502億元,以黑龍江省第九名的人口數量排名黑龍江省產值第七位。
2011年雙鴨山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居黑龍江省第四位,位居黑龍江省東部所有城市之首,黑龍江省七大工業城市第二名。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強勢開局、綜合經濟實力成功進入全省*梯隊的豐收年。全市上下團結奮斗謀跨越,創新進取爭晉位,地區生產總值502億元,同比增長15.8%,綜合經濟實力14項評價指標,我市進入全省*梯隊,標志著雙鴨山翻開了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13億美元,是2006年的5.2倍,年均增長39.1%。糧食產量實現254.5萬噸,比2006年增長66.6%。按照市地綜合實力14項評價指標測算,該市進入全省*梯隊的目標基本實現。地方財政實現了由弱勢財政向實力財政的轉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6.8億元,比2006年翻了兩番,年均增長32.3%,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3.8%增加到5.7%。國地稅收入完成40.4億元,比2006年翻了1.5番,年均增長24.5%?h域經濟實現了由常態發展向持續趕超的跨越。
十二五期間,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左右,到2016年達到120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6年達到60億元。
富饒的三江平原是*重要的產糧區,被譽為“北大倉”。雙鴨山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境內有12個國營農場,耕地面積100多萬公頃,人均占有土地608畝,是全國平均水平(1.3畝)的5.2倍。盛產大豆、玉米、水稻、烤煙、紅小豆等糧食和經濟作物,是我國北方旱糧的主產區,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及科技含量極高,發展農業觀光潛力巨大。在這片富饒的黑土地上,隨處可見現代化高科技種植園,綠色蔬菜、瓜果,花卉已遠銷海內外,并已成為農業觀光的勝地。
全市現有外貿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共60家,其中商貿流通企業6家、生產企業27家、邊境小額貿易企業27家。全市共批準“三資企業”57家,累計合同利用外資4722萬美元,實際到位資金1230萬美元。局屬內貿企業39戶,在冊職工3560人。按所有制劃分;國營職工1648人,合同制職工790人,集體職工1122人。企業資產總額2.83億元。局屬事業單位2戶,即市生豬屠宰管理所和市酒類市場管理辦公室,為事業性質行政執法部門。
【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2004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完成9452萬美元,為省廳下達指標的159%,同比增長83%。其中,出口實現8827萬美元,同比增長75%;進口實現625萬美元,同比增長373%。累計實現貿易順差8201萬美元,超額完成省廳下達的指標計劃。
【對俄貿易有新起色】全市對俄進出口貿易共完成8441萬美元,同比增長78%,占全市進出口總值89%。其中出口完成8177萬美元,進口完成264萬美元。以生產經營精細果菜和大米為主要品種的農產品對俄出口基地建設得到了加強,饒河縣擴建402棟節能溫室、1000畝果菜大棚,1萬畝露地出口蔬菜和10萬畝水稻出口基地及出口加工園區規劃粗見規模和效益。
【利用外資創歷史新高】全市共新批利用外資企業9戶,其中寶清縣 2戶、集賢縣 3戶、嶺東區 1戶、四方臺區 1戶、尖山區 1戶、饒河縣 1戶。經省商務廳核準,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726萬美元,已超額完成省廳下達78萬美元的計劃任務,同比增長937%,創歷史新高。
【參加哈洽會收獲頗豐】在各區、縣的積極配合通力協作下,在第十五屆哈洽會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共簽訂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15項,合同金額85億元;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0項,簽約金額9891萬美元,其中3項已步人實施,全年履約額3890萬美元;簽訂國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2項,簽約金額671萬美元;簽訂國內貿易合同17項,簽約金額1. 3億元;簽訂長期對外貿易合同5項,簽約金額2.4億美元,已全部實施,實現履約3128萬美元;簽訂引進國外智力項目9項。與往年相比,參加本屆哈洽會的突出特點是陣容龐大、項目規模大、產品精良、布展新穎、專業分工明確。代表團參會658人,邀請客商280人,其*外客商48人、國內大企業大集團36個,是全市招商成果最豐厚的一年。
2010年末,鋪設高等級道路34條,客運總量達5億人次,全市公路總里程已達4962.4公里。
2008年,雙佳高速公路全線擴建完成,采用雙向全封閉雙隔離帶鋪設,達到國家一級高速公路標準。
2010年,雙同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2011年,由雙鴨山市承建的雙樺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雙鴨山市城市中心主街世紀大道寬達44米,全長4.3公里,設立立交橋兩處(黑魚泡橋、臥虹橋)。
雙鴨山市公路客運由雙鴨山市順達集團承運,雙鴨山市虹橋公路長途客運站(尖山區黑魚泡路黑魚泡橋)主要負責50公里以上長途運輸,現為國家一級公路客運站,虹橋公路客運站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建成時占地面積位居黑龍江省*位。
雙鴨山市城市客運總站(尖山區站前路雙鴨山站對面),負責50公里以下城市內部客運。
雙鴨山市境內通有國家鐵路1條,西至佳木斯市,全長79公里。
市中心區設立兩個火車站,分別為雙鴨山站、中心站;雙鴨山北站正在建設中,選址位于市區北部新區。其中雙鴨山站為哈爾濱鐵路局管轄下的一等客運火車站。雙鴨山市擁有直通北京、大連等地的火車。
高鐵雙鴨山北站正在建設中,根據國家發改委相關批示,2015年前雙鴨山市將通車時速250KM的低速高鐵。
雙鴨山市礦業集團經鐵道部批準,設立城市鐵路,共有八條線路,也是黑龍江省目前*一個擁有城市客運鐵路的城市。
雙鴨山市市區內公交網絡四通八達,現有公交車運營線路36條(含支線公交,如6路臥虹橋—嶺西,6支臥虹橋—東山),車型為黃海大型客車和金龍客車;市區公交運營總長度超過300千米。雙鴨山市公交車實行無人售票,售票方式為刷卡或者投幣,一般票價為1元或1.5元。 另有雙鴨山市順達集團營運的市內短途客運班車,負責雙鴨山市市內短途客運(如尖山區—福利)。
雙鴨山市市區現有出租車2100臺,車型為捷達等1.6排量(含)以上車型,全部安裝GPS車載系統,車輛檔次黑龍江省領先。出租車起價為3公里內6元,超出三公里每公里1.6元,超出12公里的部分每公里1.9元。
其它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步伐加快。開展了“先進文化興煤城”活動,在全省三年一次的群星獎賽中獲金獎37個、銀獎23個、銅獎25個。文化市場在規范中健康發展。挹婁考古工作有了新進展。新建了市中醫院、傳染醫院、精神病院等一批衛生基礎設施,我市再度被評為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寶清縣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助殘行動效果明顯,復明工程”使280多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競技體育在國家、省級重大賽事中共獲金牌33枚,銀牌35枚。完成了市體校綜合訓練館異地改造,在市區安裝了150余萬元的全民健身器材。市區增加有線電視用戶2.7萬戶。成功舉辦了全市第四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和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饒河縣被列為全國“興邊富民行動”重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