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共轄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5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4個縣、7個自治縣。
市/州 | 人口 | 郵政 編碼 | 區劃 代碼 | 電話 區號 | 車牌 代碼 | 下轄地區 |
---|---|---|---|---|---|---|
長沙市 | 704.41萬 | 410011 | 430100 | 0731 | 湘A | 芙蓉區、天心區、岳麓區、開福區、雨花區、望城區、長沙縣、寧鄉市、瀏陽市 |
株洲市 | 395.89萬 | 412000 | 430200 | 0731 | 湘B | 天元區、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云龍示范區、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醴陵市 |
湘潭市 | 274.85萬 | 411100 | 430300 | 0731 | 湘C | 雨湖區、岳塘區、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 |
衡陽市 | 714.14萬 | 421001 | 430400 | 0734 | 湘D | 雁峰區、石鼓區、珠暉區、蒸湘區、南岳區、衡陽縣、衡南縣、衡山縣、衡東縣、祁東縣、耒陽市、常寧市 |
邵陽市 | 707.18萬 | 422000 | 430500 | 0739 | 湘E | 雙清區、大祥區、北塔區、邵東縣、新邵縣、邵陽縣、隆回縣、洞口縣、綏寧縣、新寧縣、城步苗族自治縣、武岡市 |
岳陽市 | 547.79萬 | 414000 | 430600 | 0730 | 湘F | 岳陽樓區、君山區、云溪區、岳陽縣、平江縣、湘陰縣、華容縣、汨羅市、臨湘市 |
常德市 | 571.72萬 | 415000 | 430700 | 0736 | 湘J | 武陵區、鼎城區、安鄉縣、漢壽縣、澧縣、臨澧縣、桃源縣、石門縣、津市市 |
張家界市 | 147.65萬 | 427000 | 430800 | 0744 | 湘G | 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桑植縣 |
益陽市 | 431.31萬 | 413000 | 430900 | 0737 | 湘H | 資陽區、赫山區、大通湖區、安化縣、桃江縣、南縣、沅江市 |
婁底市 | 378.56萬 | 417000 | 431300 | 0738 | 湘K | 婁星區、雙峰縣、新化縣、漣源市、冷水江市 |
郴州市 | 458.17萬 | 423000 | 431000 | 0735 | 湘L | 蘇仙區、北湖區、安仁縣、桂陽縣、永興縣、宜章縣、嘉禾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資興市 |
永州市 | 518.02萬 | 425000 | 431100 | 0746 | 湘M | 零陵區、冷水灘區、道縣、祁陽縣、東安縣、雙牌縣、江永縣、寧遠縣、藍山縣、新田縣、江華瑤族自治縣、金洞管理區、回龍圩管理區 |
懷化市 | 474.19萬 | 418000 | 431200 | 0745 | 湘N | 鶴城區、中方縣、沅陵縣、辰溪縣、溆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洪江市、洪江管理區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254.78 | 416000 | 433100 | 0743 | 湘U | 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 |
遠在舊石器時代湖南就已有古人類活動。距今1.2萬多年前人類即在此種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開始在此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一支)之地,據寧鄉市、安鄉縣、津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就開始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
春秋、戰國時代屬于楚國蒼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
西漢初期屬于長沙國,漢武帝之后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
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后,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后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州)、縣三級制。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滴跞曛煤䦶V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撫直接管轄。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
中華民國時,湖南廢除府、廳、州,保留道、縣兩級。民國3年(1914年)全省下設湘江、衡陽、辰沅、武陵四道。民國11年(1922年)道制撤消,僅存省、縣兩級。民國26年(1937年)12月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湖南省劃為九區;1938年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1940年4月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各區轄6-10縣不等,并成立長沙市(1933年)、衡陽市(1943年)兩省轄市。
民國38年(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區、77縣,湖南省政府駐長沙。此外,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間,在*共產黨領導下,湖南省境的平江、瀏陽等25縣建立了革命根據地,或者成為游擊區,并成立縣蘇維埃政府,建立區蘇維埃政府170多個,鄉蘇維埃政府或革命委員會910多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初期設置長沙(1949年)、株洲(1956年)兩地級市,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永州7個直屬專區,湘西行政區及所轄永順、沅陵、會同3個專區。2002年末,湖南省共計劃分為14個地區(13地級市和1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4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5個縣和7個自治縣。[1]
2017年4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寧鄉縣,設立縣級寧鄉市,以原寧鄉縣的行政區域為寧鄉市的行政區域,寧鄉市人民政府駐玉潭街道金洲大道5段398號。寧鄉市由湖南省直轄,長沙市代管。[2]
湖南省位于江南,屬于長江中游地區,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省界極端位置,東為桂東縣黃連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縣韭菜塘,南起江華瑤族自治縣姑婆山,北達石門縣壺瓶山。東西寬667千米,南北長774千米。
湖南地理水文:地形地貌猶如一個向北開口的馬蹄,東北部是是幕連九山脈,東部是羅霄山脈,西部是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南部是南嶺,中部是湘中盆地群,北部是兩湖盆地里的洞庭湖平原。湘江、資水、沅江、澧水是三湘的四水,匯入洞庭湖,再由城陵磯注人長江。
湖南地勢屬于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
湘西有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山勢雄偉的武陵山、雪峰山盤踞,是湖南省東西交通的屏障。雪峰山從城步苗族自治縣至益陽境內是資水和沅水的分水嶺,是湖南省東、西自然條件的分界線。
湘南有南嶺山脈,峰頂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東西方向延伸,是長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山間盆地較多,谷地為交通要道。
湘東有幕阜山、連云山、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八面山、諸廣山、南嶺東部等山,海拔一般為500-1000米,均為東北—西南走向。湘中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臺地廣布。這些盆地多為河谷溝通,并有河流沖積平地。
湘北為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尾閭的河湖沖積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全省東、西、南三面山地環繞,逐漸向中部及東北部傾斜,形成向東北開口不對稱的馬蹄形。省內大于海拔2000米高點的分布與地勢總特點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東、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炎陵縣的神農峰(酃峰)是省內地勢的*點,峰頂海拔2122.35米。東南部有桂東縣的八面山,峰頂海拔2042米。湘南有道縣的韭菜嶺,峰頂海拔2009米。西南部有城步縣的二寶鼎,峰頂海拔2024米。西北部有石門縣的壺瓶山,峰頂海拔2099米。湖南地勢的*點,是臨湘縣的黃蓋湖西岸,海拔只有24米,與省內*點相差2000米左右。
湖南全省可劃分為六個地貌區:湘西北山原山地區、湘西山地區、湘南丘山區、湘東山丘區、湘中丘陵區、湘北平原區。地貌按成因可分為:以流水地貌為主,占全省總面的64.76%,巖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僅占2.88%,水面積占6.39%。按組成物質(不含水域)分沉積巖(包括砂質巖、碳酸鹽巖、紅巖、第四紀松散堆積物)地貌為主,占全總總面積的57.75%;變質巖類地貌次之,占24.99%;巖漿巖類地貌,僅占8.87%。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以300米以下地貌為主,占全省總面積44.27%;300米到500米地貌次之,占22.58%;500-800米地貌占18.43%;800米以上地貌占11.72%。按形態分,山地(含山原)占全省總面積51.22%,丘陵占15.40%,崗地占13.87%,平原占13.11%,水面占6.39%。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為主,合占總面積的66.62%。
湖南省河網密布,流長5千米以上的河流5341條,總長度9萬千米,其中流域面積在55000㎞2以上的大河11117條。省內除少數屬珠江水系和贛江水系外,主要為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順著地勢由南向北匯入洞庭湖、長江,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是湖南*河流,也是長江七大支流之一;洞庭湖是湖南省*湖泊,跨湘、鄂兩省。
湖南為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具有三個特點:*、光、熱、水資源豐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氣候年內變化較大。冬寒冷而夏酷熱,春溫多變,秋溫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氣候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第三,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的地帶為三面環山的山地。尤以湘西與湘南山地更為顯著。湖南年日照時數為1300-1800小時,湖南熱量豐富。年氣溫高,年平均溫度在15-18℃之間。湖南冬季處在冬季風控制下,而東南西三面環山,向北敞開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氣的長驅直入,故一月平均溫度多在4-7℃之間,湖南無霜期長達260-310天,大部分地區都在280-300天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間,雨量充沛,為我國雨水較多的省區之一。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漢族、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5個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漢、苗、土家、侗、瑤、回、壯、白族等9個民族,世居少數民族大多數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東山區。少數民族人口共680萬人,占湖南省總人口的10%左右,大多聚居在湘西和湘南山區,少數雜居在湖南省各地。在少數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全省常住人口為6568372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643952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88449人,增長2%。年平均增長率為0.2%。全省戶籍人口為70780918人。
截至2015年末,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783.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451.9萬人,城鎮化率50.89%,比上年末提高1.6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91.8萬人,出生率13.58‰;死亡人口46.4萬人,死亡率6.86‰;人口自然增長率6.72‰。0—15歲(含不滿16周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9.57%,比上年末提高0.22個百分點;16—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比重為63.26%,下降0.67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17.17%,提高0.45個百分點。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8631860戶,家庭戶人口為6189367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3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6人減少0.14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3768248人,占51.41%;女性人口為31915474人,占48.59%?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8.96下降為105.81。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1573757人,占17.62%;15-64歲人口為47685944人,占72.60%;65歲及以上人口為6424021人,占9.78%。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4.51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1個百分點。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4988593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01285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25963370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7593592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2926人上升為759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177人上升為154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為39528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38278人下降為26785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75432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195258人,文盲率由4.66%下降為2.67%,下降1.99個百分點。
湖南省植物種類多樣,群種豐富,是*植物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杉、樟、檫、栲、端豐牧草、青山櫟、楓香以及竹類,此外有銀杏、紅豆杉、水杉、珙桐、黃衫、杜仲、伯樂樹等60多種珍貴樹種,牧草品種有增潤牧草、甜象草、皇竹草。
省內野生動物主要有華南虎、金錢豹、穿山甲、羚羊、白鰭豚、花面貍、云豹、金貓等。
湖南省內河網密布,水系發達,淡水面積達1.35萬平方千米。湘北有洞庭湖,為*第二大淡水湖。有湘江、資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系,分別從西南向東北流入洞庭湖,經城陵磯注入長江。5千米以上河流5341條,河流可通航里程1.5萬千米,內河航線貫通95%的縣市和30%以上的鄉鎮。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湖南省水資源總量1689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500立方米,水資源相對較豐富。
湖南省礦藏豐富,素以“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著稱。已探明儲量的80多種礦藏中,銻的儲量居世界首位,鎢、鉍、銣、錳、釩、鉛、鋅以及非金屬雄黃、螢石、海泡石、獨居石、金剛石等居*前列。
根據2012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編制的《湖南省礦產資源年報》,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之鄉”。已發現各類礦產143種。37種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居*前5位,62種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居*前10位。其中,鎢、錫、鉍、銻、石煤、普通螢石、海泡石粘土、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巖等礦種的保有資源儲量居*之首,釩、重晶石、隱晶質石墨、陶粒頁巖等礦種居*第二,錳、鋅、鉛、汞、金剛石、水泥用灰巖、高嶺土等礦種也在*具有重要地位。
201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9047.2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產業增加值3331.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2955.4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2760.2億元,增長11.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968元,增長7.9%。
湖南是一個農業大省,自古以來就享有“九州糧倉”、“魚米之鄉”的美譽。有湖南端豐農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企業,湖南農林特產豐富多彩,盛產湘蓮、湘茶、油茶、辣椒、苧麻、柑桔、湖粉等。湘蓮是有3000多年歷史的著名特產,產量歷來居*首位。
湖南為*四大產茶省之一。岳陽是*黃茶之鄉其中最著名的茶葉品種“君山銀針”,是*十大名茶之一、岳陽君山獨產。另有著名的茶中奇珍(貢茶)——三葉蟲茶。
湖南的主要農產品在*占有重要位置,糧食產量居*第7位,稻谷產量居*第1位,苧麻產量居*第1位,茶葉產量居*第2位,柑桔產量居*第3位。著名土特產有黃花、湘蓮、生姜、辣椒等。畜牧業和養殖業產量也位居*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寧鄉豬、武岡銅鵝、湘東黑山羊、臨武鴨等,較為著名。湖南水產品生產的天然條件較好,魚類資源共160種。經濟價值較大的水生植物有蓮、菱、席草、蒲草和蘆葦等。
2015年,農業實現增加值2130.4億元,比上年增長4.0%;林業增加值234.6億元,增長8.1%;牧業增加值727.8億元,下降0.2%;漁業增加值238.8億元,增長7.0%。
全省糧食播種面積494.5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6%;棉花種植面積11.4萬公頃,下降12.6%;糖料種植面積1.3萬公頃,下降0.7%;油料種植面積144.5萬公頃,增長1.4%;蔬菜種植面積137.3萬公頃,增長3.2%。
湖南省工業門類齊全,全省擁有14家*開發區、1家綜合保稅區、67家省級開發區和29家省級工業集中區,形成了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鉛鋅硬質合金及深加工等10個優勢產業集群。工業領域有機械、輕工、食品(不含煙草制品)、電子信息、石化、有色、冶金、建材、電力等9個千億產業,有長沙工程機械、岳陽石化2個千億產業集群,有長沙經開區、長沙高新區、株洲高新區、湘潭經開區4個千億產業園區,有22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015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1090.8億元,比上年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新產品產值增長18.8%,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7.8%,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高加工度工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7%和13.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7.2%和10.5%,比上年提高0.6個和0.2個百分點。
貿易
2015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2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
對外開放
2015年,全省進出口總額1825.4億元,比上年下降3.7%。
金融業
金融:截至2015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6220.6億元,比年初新增5438.8億元。
證券:截至2015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數量99家。
保險:截至2015年末,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21.2%。
1949年,湖南省公路總里程不足4000千米。新*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公路建設發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已有公路總里程232199千米,有國道15條、國家高速公路8條、省道152條。至2013年12月底,湖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到5084千米。省會長沙與湖南省13個市州全部實現高速公路相連,洞庭湖區國省道主要渡口一律改渡為橋,形成了以長株潭、衡陽、岳陽、常德、懷化等地為中心,聯絡湖南省各地99%以上的鄉鎮公路網。
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長株潭、衡陽、邵陽、岳陽,常德、郴州、懷化
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3.6萬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493千米。
湖南鐵路交通較為發達,共有京廣線、滬昆線、湘桂線、石長線、洛湛線、焦柳線、渝懷線等鐵路共7大干線,澧茶、資許、韶山、衡茶吉等若干支線,以及京廣客運專線、滬昆客運專線兩大高速鐵路干線,懷邵衡鐵路、黔張常鐵路、長株潭城際鐵路、婁邵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石長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等數個鐵路新項目正加快建設,屆時,湖南的鐵路交通將進一步順暢。
干線貫穿湖南省東西南北,進出省通道8個,境內鐵路營運里程3840.7千米,其中客運專線604千米,鐵路復線率51.3%、電氣化率59.1%,路網密度為1.81千米/百平方千米,人均網密度為0.58千米/萬人。形成了“三縱二橫”鐵路運輸網,在路網中擔負著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功能。鐵路路網布局的改善,大幅提升了我省運輸能力,充分發揮了鐵路作為綜合交通主骨架、大通道的功能。已形成了長沙、株洲、衡陽、懷化4大鐵路中心。截止至2014年底,湖南省鐵路營業里程達4551.9千米。其中,高速鐵路1110千米。
長株潭城際鐵路,是連接長株潭城市群的城際快速鐵路,項目于2010年6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城際鐵路全長96千米,共設21站,設計目標時速為200千米。工程預計于2016年竣工通車。全線共設21個車站,長沙市范圍內共設12個車站:長沙站、樹木嶺站、香樟路站、湘府路站、汽車南站、中信新城站、生態動物園站、暮云站;長益常線共設開福寺站、濱江新城站、市府站、雷鋒大道站。株洲市范圍內設白馬壟、時代、云龍、株洲、七斗沖5個車站;湘潭市范圍內設昭山、荷塘、板塘、湘潭4個車站。
“3+5”城際鐵路有7條線路,線網規劃1200千米。主干線網結構可以描述為“一豎兩橫加半圓”!耙回Q”是岳陽-長株潭-衡陽,線長360千米!皟蓹M”分別是長沙-益陽-常德,線長151千米,湘潭-婁底,線長110千米!鞍雸A”是汨羅-益陽-婁底-衡陽,線長310千米。另外還有支線,分別為:長沙-瀏陽,線長65千米;株洲-醴陵,線長50千米;湘潭-韶山-寧鄉,線長80千米;長沙-湘潭(西線),線長45千米。
已運營:長沙軌道交通
長沙軌道交通,包括地鐵、磁懸浮、城際鐵路等,F已運營的有地鐵2號線、地鐵1號線、長沙磁浮快線;即將運營的有長株潭城際鐵路;正在建設的有3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等工程。即將開建的有:6號線一期工程。長沙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12條線路組成,總長約456千米,設車站333座,其中換乘站45座,中心城區線網密度0.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1~6號線是沿城市主客流走廊布置的骨干線,7-10號線是市區補充線,11、12號線為市域快線。
規劃中:株洲地鐵、湘潭地鐵、岳陽地鐵
湖南水資源豐富,內河航道條件優越。水運是湖南省傳統的運輸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的水運業得到長足發展,通航條件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了以洞庭湖為中心,以長沙、岳陽為湘江樞紐,湘、資、沅、澧四大干流為主干,溝通湖南省、通達長江及沿海的航道網。通航里程11968千米,約占*內河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
湖南省有1個吞吐量1億噸以上的國際貿易口岸——岳陽港,也是*內陸省市*國際航運港口,是長江溯流而上較后的一個海運港,省內*直航香港、臺灣、日本、韓國的港口;并*過億噸吞吐量、入圍全球50強的港口。岳陽是湖南國際航運中心。長沙、株洲、衡陽、湘潭、益陽、津市等港口年通過能力均在100萬噸以上。
湖南省現有通航河流373條,全省通航里程達到1.19萬千米,約占*內河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居*第3位,次于江蘇、浙江。
湖南擁有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2個國際機場和常德桃花源機場、永州零陵機場、懷化芷江機場、衡陽南岳機場4個國內機場。在建邵陽武岡機場,并且規劃了岳陽機場、邵陽邵東機場、郴州機場、湘西機場、婁底機場。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現已開通定期航線80條,包機航線4條,可通往*56個(包括臺灣、香港)大中城市和日本、泰國、韓國、新加坡、越南等地,成為湖南對外開放的主要門戶和*民用航空干線的重要樞紐。
2008年湖南省文化產業生產總值達1380億元,增加值680億元。2009年繼續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態勢。市場主體不斷擴大,文化產業成為湖南省第6大千億元產業。
截至2015年末,年末全省有藝術表演團體271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43個,公共圖書館136個,博物館、紀念館115個。
2009年,湖南省有報紙86種,期刊238種,報紙出版量12.17億份,期刊出版量1.24億冊!逗先請蟆肥侵泄埠鲜∥瘷C關報,創刊于1949年8月15日,毛澤東主席曾三次題寫報頭,日發行量達27萬份,居*省級黨報前十位。此外,湖南有影響的報刊還有《瀟湘晨報》、《法制周報》、《金鷹報》、《三湘都市報》。2015年出版圖書12254種、期刊248種、報紙48種,圖書、期刊、報紙出版總印數分別為4.2億冊、1.4億冊和13.4億份。
截至2015年末,廣播電臺13座,電視臺15座。有線電視用戶1133.6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4.06%,比上年提高0.58個百分點;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7.98%,比上年提高0.47個百分點。
湖南衛視收視率繼續穩居*省級衛視*,一批自拍優秀電視劇和電視欄目風靡*與海南、青海等省多家文化企業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按緲恪,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爸亓x”,即強烈的正義感和向群性。二者融貫,構成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強力特色,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色彩。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話、贛方言、客家方言,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一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是一個方言復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
湘方言(也叫湘語)是湖南省*代表性的方言,包括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益陽、婁底等,2010年統計約為4500萬人口。湘語從內部語音差異上看,又有新湘語和老湘語的分別。老湘語廣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寧鄉、衡陽等地,新湘語流行于長沙、株洲等大中城市。
西南官話在湖南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和湘西的大部分地區和湘南的郴州市區和部分城鎮,西南官話形成的時間較晚,但在湘西北、湘西一帶影響很廣泛,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漢語方言,是湖廣地區(湖南湖北)的*大方言。
“湖南作家群”在*文壇長盛不衰。沈從文、周揚、丁玲、周立波、古華、莫應豐、劉云峰、譚談、唐浩明、彭學明、王躍文、水運憲、80后詩人君巖(丁建軍)等一大批知名作家,標志著“文化藝術湘軍”在湖南歷史上的突出地位。2006年8月詩人原野牧夫《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被選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大學教材《文學欣賞》等。2010年3月*畫海*人、*民族畫院院長周智慧先生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辦公室繪了6米x12米巨畫《錦繡山河竟朝輝》該作品是國內官方發表*國畫作品;2011年10月13日于北京人民大會堂獲*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的國大師易武,首都愛心網傳播北京精神與湖南精神獲得北京社會各界名流支持首都愛心網站長、時尚文化人物賀一二體現湖南善行公益文化。
湖南省現有地方戲曲19種,藝術表演團體近100個,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湖南花鼓戲。花鼓戲《老表軼事》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實現了在*精品劇目評選零的突破。大型山水實景節目《天門狐仙——新劉?抽浴烦晒ι涎。
此外,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形式也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涌現了何紀光、李谷一、宋祖英、張也、陳思思、湯燦、雷佳、王麗達等一大批著名湘籍歌唱家。
忠誠、擔當、求是、圖強。
長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東部,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兩兩相距不足40千米,結構緊湊。長株潭一體化是中部六省城市,被《南方周末》評價為“**自覺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實驗的案例”。在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域不協調之下,通過項目推動經濟一體化,長株潭為其他城市群做了榜樣,致力打造成為中部崛起的“引擎”。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獲批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截止2012年底,湖南在湘工作和湘籍的兩院院士達151人,其中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四倍體魚的魚類繁殖生理學家劉筠、新材料專家黃伯云、**研究試管嬰兒的遺傳學家盧光琇等世界*科學家。研制成功了雜交水稻、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巨型計算機“天河一號”、世界輸送高度之最的“三一”輸送泵等*產品。
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8個。*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25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33個。簽訂技術合同4879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97.7億元。登記科技成果95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勵成果2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勵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超級雜交稻百畝連片平均畝產達到1026.7公斤,國內首條、世界第二條8英寸IGBT專業芯片生產線投產,長沙超算中心投入使用。專利申請量44194件。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3524件、5806件和596件,專利授權量分別為15126件、3040件和319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147.5億元。
2015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501元,比上年增長6.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691元,增長7.4%。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為31.2%,農村居民為32.9%。
2015年,全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7元,比上年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665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8元,比上年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21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增長9.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0032元。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55元,增長8.4%;湘南地區18070元,增長9.2%;大湘西地區12877元,增長10.2%;洞庭湖地區17603元,增長9.6%。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64:1縮小為2.62:1。
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中石化岳陽長嶺煉化公司、湖南端豐農業有限公司、中石化岳陽巴陵分公司、華菱鋼鐵集團、遠大空調,湖南建工集團,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株洲時代集團,威勝集團,株洲化工集團,湖南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湘潭電機集團,湖南中煙工業公司,唐人神集團,華菱鋼鐵,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團,韶峰水泥集團,湖南路橋建設集團,湖南輕工鹽業集團,長豐集團,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夢潔家紡等
*試驗區、示范區: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
國家綜合保稅區:岳陽城陵磯綜合保稅區、衡陽綜合保稅區、湘潭綜合保稅區
*高新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湘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益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郴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婁底經濟開發區、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
職務 | 姓名 |
書記 | 杜家毫 |
副書記 | 烏蘭 |
省委常委 | 杜家毫、孫金龍、黃建國、李微微、郭開朗、許又聲、易煉紅、張文雄、黃蘭香、黃躍進 |
秘書長 | 許又聲 |
職務 | 姓名 |
主任 | 徐守盛 |
副主任 | 于來山、謝勇、劉蓮玉、徐明華、蔣作斌、陳君文、韓永文 |
秘書長 | 彭憲法 |
職務 | 姓名 |
省長 | 許達哲(代) |
常務副省長 | 陳肇雄 |
副省長 | 何報翔、李友志、黃關春、黃蘭香、張劍飛、張劍飛、 戴道晉、蔡振紅 |
省長助理 | 袁建堯 |
秘書長 | 向力力 |
職務 | 姓名 |
主席 | 陳求發 |
副主席 | 武吉海、孫建國、袁隆平、劉曉、王曉琴、楊維剛、張大方、歐陽斌、賴明勇、葛洪元 |
秘書長 | 袁新華 |
黃克誠 | 1949.08-1952.09 | 陳明仁 | 1949.08-1950.04 |
金明 | 1952.09-1953.10 | 王首道 | 1950.04-1952.12 |
周小舟 | 1953.10-1959.09 | 程潛 | 1952.12-1968.04 |
張平化 | 1959.09-1966.06 | 黎源 | 1968.04-1970.05 |
王延春 | 1966.06-1970.11 | 華國鋒 | 1970.05-1977.11 |
華國鋒 | 1970.11-1977.06 | 毛致用 | 1977.11-1979.12 |
毛致用 | 1977.10-1988.04 | 孫治國 | 1979.12-1983.02 |
熊清泉 | 1988.04-1993.09 | 劉正 | 1983.02-1985.06 |
王茂林 | 1993.09-1998.10 | 熊清泉 | 1985.07-1989.02 |
楊正午 | 1998.10-2005.12 | 陳邦柱 | 1989.02-1995.01 |
張春賢 | 2005.12-2010.04 | 楊正午 | 1995.01-1998.10 |
周強 | 2010.04-2013.03 | 儲波 | 1998.10-2001.08 |
徐守盛 | 2013.03-2016.08 | 張云川 | 2001.08-2003.03 |
杜家毫 | 2016.08至今 | 周伯華 | 2003.03-2006.09 |
周強 | 2006.09-2010.09 | ||
徐守盛 | 2010.06-2013.04 | ||
杜家毫 | 2013.04至今 |
湖南自古文教發達,宋代*四大書院,湖南占其二(長沙岳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湖南省現有普通高等學校109所,其中本科院校36所,?圃盒7所,高職院校66所。擁有三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擁有四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大),另有省部共建的*重點大學湘潭大學。
截至2015年末,年末全省有普通高校109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畢業生1.9萬人,本?飘厴I生30.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20.4萬人,普通高中畢業生33.5萬人,初中學校畢業生70.0萬人,普通小學畢業生73.0萬人。在園幼兒216.6萬人,比上年增長6.6%。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7%,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0.0%。各類民辦學校12280所,在校學生248.5萬人。
院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備注 |
---|---|---|---|
*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央軍委 | 長沙 | 全國重點大學、211、985工程院校,副大軍區級高校 本科提前批 |
湖南警察學院 | 省公安廳 | 本科提前批(公安類專業) 本科二批(普通類專業) | |
空軍航空維修技術學院 | *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部 | 又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高職) |
院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地區 | 屬性 |
---|---|---|---|
中南大學 | 教育部 | 長沙 | 全國重點大學、211、985工程院校,副部級高校 國防生(陸軍類)專業為本科提前批 |
湖南大學 | 全國重點大學、211、985工程院校,千年學府 國防生(空軍類)專業為本科提前批 |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省 | 211工程院校,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 國防生(武警類)專業為本科提前批 | |
長沙理工大學 | 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交通運輸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計劃高校,國防生(空軍類)專業為本科提前批 | ||
湖南農業大學 | 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農業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國家林業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 ||
南華大學 | 衡陽 | *計劃高校,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國防生(海軍類)專業為本科提前批 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 | |
湘潭大學 | 湘潭 | 全國重點大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 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44] 國防生(陸軍類)專業為本科提前批 | |
湖南科技大學 | *計劃高校,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 |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長沙 | 湖南省省屬重點大學 | |
吉首大學 | 吉首&張家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與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 *計劃高校,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 | |
湖南工業大學 | 株洲 | 湖南省省屬重點大學 |
院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辦學地點 |
---|---|---|
湖南商學院 | 湖南省 | 長沙 |
長沙學院 | ||
湖南*師范學院 |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 ||
湖南女子學院 | ||
長沙師范學院 | ||
湖南信息學院 |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
長沙醫學院 | ||
衡陽師范學院 | 湖南省 | 衡陽 |
湖南工學院 | ||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 ||
湖南城市學院 | 益陽 | |
湖南理工學院 | 岳陽 | |
邵陽學院 | 邵陽 | |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 常德 | |
湖南文理學院 | ||
湖南科技學院 | 永州 | |
湖南醫藥學院 | 懷化 | |
懷化學院 | ||
湖南工程學院 | 湘潭 | |
湘南學院 | 郴州 |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婁底 |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保險職業學院 |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瀟湘職業學院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 邵陽醫學高等?茖W校 |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 | 衡陽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 |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九嶷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軟件職業學院 |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湖南科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益陽醫學高等?茖W校 |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 |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湖南工商職業學院 |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 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 |
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校 |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校 |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教育學院 | 湖南航空工業職工工學院 |
首批掛牌重點中學:
雅禮中學、長郡中學、長沙市*中學、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岳陽市一中、株洲二中、衡陽市八中、常德市一中、岳陽市十四中(1992年實際掛牌九所學校,其中八所為復查掛牌,另外經省教育廳考核批準授予岳陽市第十四中重點中學牌匾,成為新掛牌的第九所中學。)2004年9月1號,省教育廳取消重點中學牌匾改掛省級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牌匾。至此省內共有省級重點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112所。
其他重點中學:
*歷史文化名城:
長沙,岳陽,鳳凰
國家AAAAA(5A)級景區:
武陵源--天門山,南岳衡山,邵陽新寧崀山岳陽樓-君山島,韶山風景區,花明樓,東江湖景區
世界自然遺產:
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邵陽新寧崀山(*丹霞)
岳麓書院 | 橘子洲 | 岳麓山 | 湖南省*師范青年毛澤東紀念館 | 清水塘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
天心閣 | 湖南省博物館 | 長沙市動物園 | 花明樓劉少奇故居 | 石燕湖生態旅游公園 |
長沙市博物館 | 海底世界 | 長沙市烈士公園 | 文家市鎮秋收起義紀念館 | 胡耀邦故居 |
望城縣銅官窯 | 雷鋒紀念館 | 溈山 | 大圍山 | 湖南湘繡博物館 |
世界之窗 | 長沙簡牘博物館 | 太平街 | 坡子街 |
方特歡樂世界 | 神龍城 | 炎帝陵 | 桃源洞 | 神龍谷國家森林公園 | 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 |
大京風景區 | 湘山公園 | 淥江書院 | 李立三故居 | 酒埠江國家地質公園 | 東陽湖 |
韶山 | 滴水洞 | 彭德懷紀念館 | 齊白石故居 | 齊白石紀念館 | 東臺山國家森林公園 | 曾國藩詩文島 |
昭山 | 水府廟 | 云門寺 | 農博園 | 隱山 | 云門寺 | 東山書院 |
南岳衡山 | 南岳大廟 | 石鼓書院 | 回雁峰 | 岣嶁峰 | 耒水國家濕地公園 |
陸家新屋 | 湘西草堂 | 織女湖 | 江口鳥洲 | 羅榮桓故居 | 常寧印山 |
岐山 | 來雁塔 | 夏明翰故居 | 彭玉麟公館 | 衡陽保衛戰紀念館 | 忠烈祠 |
衡寶戰役紀念碑 | 九龍峽漂流 | 衡陽博物館 | 衡州窯址 | 天堂湖 | 塔山 |
蔡侯祠 | 蔡倫紀念園 | 蔡倫竹海 | 杜甫墓 | 東湖溫泉 |
岳陽樓 | 洞庭湖 | 君山島 | 東洞庭濕地 | 張谷英村 | 汨羅屈子祠 |
汨羅任弼時故居 | 汨羅江賽龍舟 | 環南湖旅游走廊 | 福壽山 | 岳陽文廟 | 沱龍峽生態旅游 |
鐵山水庫公園 | 金鄂山公園 |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 | 岳陽樂園 | 連云山峽谷漂流 | 湘陰縣左宗棠舊居 |
平江起義紀念館 | 連云山國家森林公園 | 五尖山森林公園 | 屈原墓 | 杜甫墓 | 端豐農業 |
桃花源 | 西洞庭湖 | 常德詩墻 |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 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 |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 |
柳葉湖 |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 澧水風光帶 | 太浮山森林公園 | 津市古大同森林公園 | 孟姜女嘉山省級風景名勝區 |
城頭山 | 德山公園 | 津市藥山寺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 津市靈泉鄉村風景區 |
武陵源 |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 寶峰湖 | 慈利五雷山 | 賀龍故居洪家關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
黃龍洞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 烈士塔 | 桑植九天洞 | 茅巖河漂流 | 澧水源頭五道水 |
老院子 | 土家風情園 | 普光寺 | 崇文寶塔 | 葫蘆殼溫泉 | 張家界大峽谷 |
秀華山館 | 大庸府城 | 婁江漂流 | 江埡溫泉 |
崀山 | 雙清亭 | 寶慶府古城墻 | 羅溪國家森林公園 | 百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 蔡鍔故居 |
白水洞 | 邵陽北塔 | 城步南山大草原 | 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 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 | 黃埔軍校第二分校 |
魏源故居 | 蔡鍔公館 | 虎形山花瑤 | 云山國家森林公園 | 八路軍駐湘辦事處 | 法相巖 |
高洲溫泉 | 白云巖 | 寨市古鎮 | 武岡文廟 | 賀綠汀故居 | 蔭家堂 |
紫薇公園 | 云霖寺 | 武岡王城 | 佘湖山玉清宮 | 洞口秀云觀 |
奧林匹克公園 | 周立波故居 | 安化黑茶文明茶馬古道 | 益陽市植物園 | 會龍山公園 | 櫬山湖高爾夫球場 |
楚湘畫院 | 桃江竹海 | 廠窯大屠殺紀念館 | 浮丘山古寺 | 桃花湖 | 羅溪瀑布 |
洞庭濕地 | 碧云峰 | 安化馬路鎮雪峰地質公園 | 桃源山莊 | 馬路鎮龍泉洞 | 安化陶澍陵園 |
馬路鎮原資江兵器廠 | 資江機 | 迎豐湖 |
湄江風景區 | 波月洞風景區 | 洛陽灣古建筑群 | 曾國藩故居 | 蔡和森紀念館 | 紫鵲界梯田 | 梅山龍宮 |
東江湖 |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 汝城福泉山莊 | 萬華巖 | 北湖石林 | 天堂溫泉度假山莊 |
蘇仙嶺 | *女排訓練基地 | 仰天湖草原 | 王仙嶺 | 蘇仙湘粵古道 | 東塔嶺烈士公園 |
飛天山 | 蘇仙天下十八泉 |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 龍女溫泉 | 天堂溫泉 | 西瑤綠谷國家森林公園 |
板梁古村 | 陽山古村 | 觀瀾書院 | 悅來溫泉 | 永興便江 | 資興南岳回龍山 |
八面山 | 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 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 汝城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 | 太平里鄉鄧中夏故居 |
柳子廟 | 朝陽巖 | 萍洲春漲 | 西山 | 柳宗元《永州八記》遺址 | 永州文廟 | 永州武廟 | 三圣湖 |
永州零陵古城樓 | 永州高山寺 | 李達故居 | 濱江公園 | 天主教堂 | 浯溪碑林 | 八廟溫泉 | 甘泉寺 |
李家大院 | 回龍塔 | 陶鑄故居 | 龍山烈士公園 | 中興公園 | 瀟湘樓 | 金洞漂流 | 寧遠文廟 |
狂獅河漂流 | 舜皇巖 | 上甘棠古村 | 九嶷山舜帝陵 | 周敦頤故居 | 女書園 | 千家峒 | 月巖 |
玉蟾巖 | 陽明山 | 盤王殿 | 南國武當山 | 龍家大院 | 青云公園 | 舜皇山 | |
道縣濂溪祠 | 湘江源 | 祁陽巖 | 文昌閣 | 文昌塔 |
洪江古商城 | 芷江受降紀念坊 | 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 | 芙蓉樓 | 高椅古村 | 向警予故居 |
荊坪古村 | 高廟遺址 | 芷江侗族風雨橋 | 懷化烈士墓公園 | 粟裕故居 | 黔陽古城 |
洪江龍船塘漂流 | 新晃夜郎谷 | 中坡山國家森林公園 | 燕子洞風景區 | 飛虎隊紀念館 | 龍興講寺 |
剿匪勝利公園 | 嵩云山國家森林公園 | 陳納德將軍紀念館 | 天星洞 | 滕代遠紀念館 | 馬田鼓樓 |
恭城書院 | 芷江侗文化村 | 芋頭古侗寨 | 黔中郡遺址 | 靖州文峰塔 | 洪江竹海 |
大興禪寺 | 二酉山 | 鳳凰山 | 厘金居 | 鶴鳴洲 | 迥龍橋 |
鳳凰古城 | 猛洞河漂流 | 芙蓉鎮王村 | 德夯苗寨 | 關田山古苗寨 | 南方長城 |
奇梁洞 | 紅石林 | 西門峽漂流湘聚網永順論壇 | 矮寨大橋 |
湘菜
湖南菜簡稱“湘菜”,是*八大菜系之一,湘菜的特點是注重刀工、調味,尤以酸辣菜和臘制品著稱,烹飪技法擅長煨、蒸、煎、燉、溜、炒等。因品種豐富,味感鮮明而富地方特色,名師輩出,自成一系而聞名于世。諸如“發絲百葉”細如銀發,“梳子百頁”形似梳齒,“溜牛里脊”片同薄紙,更有創新菜“菊花魷魚”、“金魚戲蓮”,刀法奇異形態逼真,巧奪天工。
著名菜肴:
毛氏紅燒肉、巴陵全魚席、永州血鴨、東安雞、口味蝦、永州喝螺、寧遠血鴨、冰糖湘蓮、炒素什錦、翠竹粉蒸魚、大邊爐、洞庭金龜、發絲百葉、芙蓉鯽魚、干蒸湘蓮、紅燒龜肉、蝴蝶過河、椒鹽兔片、金魚戲蓮、開屏柴把桂魚、臘味合蒸、麻仁酥鴨、面包雞排、清湯柴把鴨、馬蹄白果蛋花湯、全家福、酸辣狗肉、雙色魷魚卷、酸辣百葉、五元神仙雞、鮮魚生菜湯、湘味方肉、玉麟香腰、炸八塊、紫龍脫袍、組庵魚翅、青椒炒肉、湯鴨、三下鍋、豬血丸子、芷江鴨、梅菜扣肉
湖南小吃
長沙火宮殿臭豆腐,口味蝦,水煮魚頭,鴨脖子,唆螺、魚頭豆腐、豆腐干、津市牛肉粉、耒陽壇子菜、荷葉包飯、臘魚、臘肉、臘腸、剁辣椒、三角干子、龍脂豬血、岳陽燒烤、瀏陽蒸菜。
湖南茶
岳陽君山銀針(*十大名茶之一)、三葉蟲茶、白馬毛尖、安化黑茶、大庸古丈毛尖、長沙高橋銀峰和湖波綠、沅陵碣灘茶。
酒文化
黃酒:“古越樓臺”是*著名的黃酒之一,產于岳陽。岳陽是中西部地區*黃酒產業基地。
白酒:酒鬼酒、開口笑酒、武陵酒、德山大曲、邵陽大曲、邵陽老酒、雁峰大曲、南州大曲、瀏陽河酒、米酒。
各市特產
長沙特產:瀏陽煙花,菊花石雕,瀏陽豆豉,瀏陽黑山羊,銅官陶器,湘繡
株洲特產:株洲唐人神,株洲太子奶,醴陵陶瓷,醴陵煙花,攸縣香干,茶陵黃牛,炎陵白鵝,炎陵香菇,炎陵黃桃
湘潭特產:檳榔,湘蓮,龍牌醬油,燈芯糕,湘潭臘味,韶峰名茶,紫油蘿卜、紫油姜
衡陽特產:黃花菜,龍須草,檳榔芋,南岳云霧荼,衡山白糖李,無渣生姜,竹雕,南岳齋席,界牌瓷器、木芙蓉、衡陽唆螺
岳陽特產:雕屏、毛筆,端豐牧草、岳州瓷,巴陵全魚席,龜蛇酒,岳州扇,洞庭銀魚,銀針茶,端豐紅豆杉
常德特產:常德米粉,津市牛肉米粉,桃源茶,桃源黃牛,芙蓉系列香煙,德山酒,石門渫峰名茶,高級竹涼席,安鄉松花皮蛋,安鄉板鴨,漢壽甲魚,洞庭大閘蟹,常德醬板鴨
湘西特產:湘西織花帶,湘西石雕,鳳凰姜糖,永順青菜酸,獼猴桃,湘西樅菌
郴州特產:仙鹿牌葡萄,有機玲瓏茶,冰糖橙,裕湘牌面,東江魚,臨武鴨,永興七甲臘肉
永州特產:永州血鴨,東安雞,道州灰鵝,野產異竹,延年益壽黑糊酒,瑤鄉八寶被,獼猴桃,桃川香芋
懷化特產:溆浦金銀花、朱紅桔,麻陽冰糖橙,雪峰烏骨雞,靖州血橙,靖州木洞楊梅,黔陽大紅甜橙,芷江藕心香糖,安江香柚,紅薯果脯,通道侗家苦酒,新晃牛肉
婁底特產:雙峰碧玉綠茶,雙峰九峰云霧茶,雙峰縣永豐貢品辣醬,雙峰縣永豐五香豆腐干,落口溶喬餅,漣源精制面粉,桃溪貢茶
益陽特產:安化柑桔,無鉛松花皮蛋,安化山野菜,安化黑茶,益陽水竹涼席,沅江銀魚,大通湖大閘蟹
邵陽特產:寶慶竹刻,豬血丸子,邵陽油茶、三葉蟲茶,武岡銅鵝、武岡鹵菜、鹵豆腐,雪峰蜜桔,邵東黃花菜,綏寧玉蘭片,綏寧花豬,新寧臍橙、蕨巴粉,清明菜(峒菜),隆回金銀花,白馬毛尖
*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
*將為德意志,湖南當為普魯士。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界別 | 姓名 | ||||
軍政界 | 胡耀邦 | 毛澤東 | 劉少奇 | 朱镕基 | 任弼時 |
譚震林 | 黃公略 | 陶鑄 | 李富春 | 林伯渠 | |
賀國強 | 彭德懷 | 羅榮桓 | 賀龍 | 蘇振華 | |
陳賡 | 許光達 | 肖勁光 | 黃克誠 | 譚政 | |
粟裕 | 譚冠三 | 彭明治 | 王紫峰 | 向仲華 | |
耿飚 | 甘泗淇 | 左權 | 朱良才 | 袁國平 | |
任弼時 | 宋楚瑜 | 馬英九 | 劉兆玄 | 毛致用 | |
李立三 | 李維漢 | 林伯渠 | 唐生智 | 李元簇 | |
江華 | 耿飚 | 李鐵映 | 成思危 | 滕代遠 | |
蔡鍔 | 林修梅 | 蕭克 | 肖勁光 | 宋希濂 | |
陳明仁 | 廖耀湘 | 彭新程 | |||
教育家 | 徐特立 | 楊昌濟 | 張百熙 | 周其鳳 | 成仿吾 |
周清明 | 胡敏 | 彭鐵城 | 謝覺哉 | 胡元倓 | |
朱劍凡 | 王季范 | 符定一 | 何炳麟 | 顏福慶 | |
胡庶華 | 龔克 | 張國基 | |||
革命元老 | 黃興 | 宋教仁 | 譚嗣同 | 唐常才 | 馬福益 |
蔣翊武 | 陳天華 | 劉揆一 | 劉道一 | 譚人鳳 | |
程潛 | 譚延闿 | 覃振 | 蔡和森 | 羅亦農 | |
鄧中夏 | 向警予 | 楊開慧 | 毛澤覃 | 毛澤民 | |
郭亮 | 夏明翰 | 夏曦 | 繆伯英 | 何叔衡 | |
焦達峰 | 陳作新 | ||||
歷史名人 | 蔡倫 | 熊希齡 | 黃蓋 | 蔣琬 | 懷素 |
楊再興 | 王夫之 | 何紹基 | 陶澍 | 魏源 | |
賀長齡 | 賀熙齡 | 湯鵬 | 鄧顯鶴 | 曾國藩 | |
左宗棠 | 彭玉麟 | 胡林翼 | 劉坤一 | 魏光燾 | |
曾國荃 | 李達 | 郭嵩燾 | 劉錦棠 | 曾紀澤 | |
譚延闿 | 楊度 | 雷鋒 | |||
文學家 | 周揚 | 沈從文 | 瓊瑤 | 馬燈 | 周立波 |
丁玲 | 謝冰瑩 | 張天翼 | 彭學明 | 唐浩明 | |
王躍文 | 韓少功 | 龍應臺 | 洛夫 | 康笑胤 | |
水運憲 | 彭燕郊 | 古華 | 莫應豐 | 原野牧夫 | |
馬蕭蕭 | 周瑟瑟 | 劉云峰 | 于沙 | ||
學者 | 金岳霖 | 王闿運 | 何廉 | 章士釗 | 王先謙 |
皮希瑞 | 余嘉錫 | 易中天 | 龍永圖 | 嚴北溟 | |
曾運乾 | 李肖聃 | 楊昌濟 | 葉德輝 | 楊樹達 | |
劉茂松 | 鄒漢勛 | 劉敦楨 | 楊伯峻 | 曾邦哲 | |
劉大杰 | 胡云翼 | 黃仁宇 | 翦伯贊 | 文懷沙 | |
黎錦熙 | 劉永濟 | 羊春秋 | 呂振羽 | 周谷城 | |
陳國達 | 劉海藩 | 于建嶸 | 黃摩崖 | 陳曉紅 | |
劉滌源 | 謝和平 | 卓炯 | 何煉成 | 舒新城 | |
藝術家 | 歐陽詢 | 懷素 | 齊白石 | 黃永玉 | 易武 |
李立 | 鐘增亞 | 田漢 | 賀綠汀 | 冰潔 | |
陳白一 | 黃鐵山 | 佘致迪 | 黎錦暉 | 譚盾 | |
呂驥 | 歐陽予倩 | 李谷一 | 宋祖英 | 李自健 | |
何繼光 | 張也 | 夏達 | 歐陽一葉 | 金山 | |
白楊 | 盧望明 | 黃友葵 | 唐送寶 | 左大玢 | |
科學家 | 周光召 | 李薰 | 魏榮爵 | 盧光琇 | 張孝騫 |
姚守拙 | 陳國達 | 李光慶 | 李星學 | 文伏波 | |
曾昭掄 | 范云六 | 沈志云 | 劉耕陶 | 蕭健 | |
劉昌明 | 黎鰲 | 黎介壽 | 黎磊石 | 劉筠 | |
俞汝勤 | 夏家輝 | ||||
商界 | 范旭東 | 李國欽 | 李燭塵 | 唐伯球 | 熊曉鴿 |
余彭年 | 梁穩根 | 詹純新 | 徐少春 | 葉文智 | |
王填 | 胡子敬 | 鄒節明 | 龔曙光 | 付正兵 | |
明星 | 仇曉 | 李湘 | 吳碧霞 | 曾毅 | 廖凡 |
李晟 | 譚永華 | 雷佳 | 王麗達 | 陳笠笠 | |
陳思思 | 伍宇娟 | 易秒英 | 姚芊羽 | 劉一禎 | |
奇志 | 大兵 | 湯燦 | 晏菲 | 劉若英 | |
何炅 | 周筆暢 | 馬可 | 王湘平 | 瞿穎 | |
李倩 | 顏丹晨 | 顧海濱 | 萬茜 | 蘇青 | |
劉美含 | 王櫟鑫 | 曾軼可 | 香香 | 劉穎 | |
姚芊羽 | 柳巖 | 劉雨欣 | 張懿婧 | 易烊千璽 | |
徐浩 | 蔣勁夫 | 彭丹 | 毛若懿 | 袁婭維 | |
伊一 | 劉賽 | 歐陽一葉 | 宋逸晨 | 張藝興 | |
體育 | 陸莉 | 熊倪 | 龔智超 | 劉璇 | 唐九紅 |
王曉艷 | 尹衛萍 | 廖海燕 | 伍湘梅 | 鄒飛鵝 | |
李燕 | 彭頌 | 傅祖斌 | 曾湖濱 | 龔睿那 | |
黃穗 | 王明娟 | 鄭波 | 羅丹 | 羅洗河 | |
龍清泉 | 楊煉 | 李小鵬 | 楊霞 | 凌潔 | |
李敬 | 彭園春 | 李方 | 楊金強 | 曾星玲 | |
廖素萍 | 黎鋒英 | 李運利 | 樂茂盛 | 周艷輝 | |
歐陽向陽 | 陳初富 | 鮑春來 | 史海文 | 李玄旭 | |
李萍 | 朱美 |